Sunteți pe pagina 1din 4

建筑论坛

    Architectural Forum
·有关国内建筑(及建筑师)的评论·

浅谈1980年代至1990年代中国“后现代”
建筑的发展
Development of Post-modern Architecture from 1980s to
1990s in China

朱  博 Zhu Bo

中图分类号     TU-201 20世纪70年代西方建筑界兴起了一股“后现 制”,至此,发展经济带来的一系列政治思想问


文献标识码    A 代主义建筑”热潮,1980年起,后现代主义建筑 题,得以比较全面的解决。② 
文章编号   1003-739X(2008)02-0039-04 的理论和作品开始传入中国。但在中国,后现代
1.2  建筑创作的新环境
主义并不是原发性的事物,中国有其特殊的历史
和国情,中国的工业化远未达到西方二战后的广 (1)对建筑师地位的肯定
摘      要      20世纪70年代西方建筑界兴起了一股“后 1978年3月全国科学大会上,邓小平着重阐述
度与深度。因此,用西方的后现代建筑理论来分
现代主义建筑”热潮。1980年起,后现代主义建筑 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论点,肯定知识分子
析中国的情况是不适合的,应当从中国自身的国
的理论和作品开始传入中国。该文对后现代建筑在 是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自己的知识分子,是工人
情出发,研究分析后现代建筑在中国的发生和发
中国出现的背景、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对“中国”
展。 阶级自己的一部分,使文革期间被定为“资产阶
后现代建筑进行了分类。
级知识分子”的知识分子们沉冤昭雪。
关键词    后现代建筑  建筑设计 建筑理论 1  1980年以后中国建筑面临的状况 (2)建筑设计市场的形成
建筑设计市场可以说是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
Abstract The great upsurge, Post-modern
1.1    政治方针及国内大环境 经济转型的直接产物。进入90年代之后,社会政
architecture, was risen in western architectural
circles in 1970s. Then its theories and works 1978年12月在党的三中全会上通过了将工作 治对建筑的影响力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建筑投资
have been brought into China since 1980. 重心转移到经济工作上来,对内搞活经济,对外 的渠道和业主的成份有了巨大的改变,规划和建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backgrounds and 开放的方针,这次会议的一系列决定成为改革开 筑设计开始在市场经济的模式下运作,宏观政治
reasons of the emergence of Post-modern 放的重大标志。经过9年的改革开放,在1987年 与建筑创作的距离越来越远,政治对建筑的微观
architecture in China, and classified them. 召开的中共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中国共产党 影响逐渐消退,经济对建筑的直接影响上升到主
Key Words Post-modern architecture, 终于形成了一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理 要地位,以至于形成某种“经济本位”。业主及
Architecture design,Architectural theory 论:第一,中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必须 投资渠道由过去的国家或集体改为多方位投资甚
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第二,中国的社会主 至私人投资和贷款投资,收取设计费的设计单位
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 向设计企业转变,设计业务与建筑师的个人利益
不能超越这个阶段,同时提出“一个中心,两个 挂钩。 ③
基本点”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基本路线。 (3)加入WTO对我国建筑界的影响
在这十几年之中,中国的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 我国于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
化,对于建筑界来说,最大的变化莫过于建筑创 融入国际服务贸易市场。按照国际惯例,工程设
作中政治影响的逐渐消退,经济影响迅速上升到 计咨询业属于服务业,属于WTO组织管理和规定
① 
主导地位。 调整范围。加入WTO后,我国工程设计咨询业需
1992年,邓小平提出“发展才是硬道理”的 与国际工程设计咨询市场接轨,需按国际规定进
观点,他明确指出: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都是手 行运作,这无疑对深化行业改革和发展,促进设
段,都可以为社会主义服务,希望人们不要被体 计咨询水平、质量和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提供了
制问题所束缚。这篇南巡讲话以中共中央文件的 机遇,但同时也对行业体制和管理制度改革,对
名义向全国传达,由于它明确回答了经常困扰和 设计单位和设计人员水平和市场竞争能力提出了
作       者 南京大学建筑学院硕士研究生
束缚人们思想的许多重要和敏感的问题,引起了 挑战。④ 

邮       编 250013 舆论界的轰动,引发了全国性的经济建设热潮。


1.3 学术交流
电子信箱 zhubo0606@163.com 1992年10月,中共十四大在北京召开,确定了
收稿日期 2007   08   15
经济改革的目标模式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 中国在1950年代开始与西方隔绝,1960年代

第26卷    2/ 2008 HUAZHONG ARCHITECTURE 华中建筑 39


他认为建筑是不应抱“或此或彼”的态度,以
为“彼”与“此”不可兼容,相反,应该采取
“彼”、“此”兼顾即兼容并包的立场,承认矛
盾,并将彼此对立的东西都包容下来。1977年,
美国建筑评论家詹克斯(Charles  Jencks)出版了一
本书,书名是《后现代主义建筑语言》。在这本
书中,詹克斯宣称“现代主义建筑死了”。詹氏
此书出来后,“后现代主义建筑”的名称成为通
行用语。
对于什么是后现代主义,什么是后现代主义建筑
的主要特征,人们并无一致的理解。美国建筑师斯特恩
提出后现代主义建筑有三个特征:①采用装饰;
②具有象征性或隐喻性;③与现有环境融合。詹

图1  波特兰大厦 图2  纽约美国电报电话公司总部新楼


          (资料来源:《俄勒冈州波特兰大厦,美           (资料来源:《纽约美国电报电话公司总部
国》,《世界建筑》1988年 第1期.) 新楼,美国》,《世界建筑》1981年 第1期.)

图3  筑波中心 图4  阙里宾舍鸟瞰


       (资料来源:http://www.txgs.com)     (资料来源:《阙里宾舍的设计介绍》,戴念慈,《建筑学报》1986年第1期)

也关闭了与苏联交流的大门。中国的建筑师,特 派的思想束缚,将工业化生产体系引入现代设计 克斯也列举了后现代主义建筑的六种类型或特征:①


别是50年代以后毕业的建筑师,十分缺乏对外交 之中。现代主义建筑因工业革命发生而产生,可 历史主义(historism);②直接的复古主义(straight 
流,迫切希望知道当今世界建筑的新趋势。改革 以说是当时建筑发展的必然趋势。但到了“国际 revivalism);③新地方风格(neo-vernacular);
开放后,政府部门通过与外国相应的部门和机构 式风格”时,现代主义已经越来越不能以自身一 ④“特定性+规划专家=合文脉的”(adhocism  + 
签订各种科技交流计划,各单位和各城市之间开 成不变,以少胜多的理念去适应多元化的社会。 urbanist = contextual);⑤隐喻和玄想(metaphor 
始了比较密切的往来,建筑团体的出国访问,技 60年代末期,世界的建筑日趋相同,地域特色、 and metaphysics);⑥后现代式空间(post-modern 
术人员的出国考察,高等院校教师的出国进修或 民族特色逐渐消退,建筑和城市面貌越来越单 space)。
讲学等。通过多渠道重建了与外国的联系,特别 调、刻板。往日的具有人情味的建筑形式逐步为
3  1980年至今中国“后现代”建筑的发展
是同美国和日本这两个发达国家的关系。⑤ 很多国 缺乏人情味的、非个人化的国际主义建筑取代。
际知名建筑师也来到中国演讲访问,如贝聿铭、 对于这种趋势,建筑界出现了反对的呼声,一些
3.1 中国“后现代”建筑的输入
丹下建三、芦原义信、波特曼、黑川纪章等。这 人对现代主义的建筑观点和风格提出怀疑和批
对学习西方先进的理论思想和认识西方现代建筑 评。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后现代主义建筑

的经验,起到了直接客观的作用。 1966年,美国建筑师文丘里在《建筑的复 的理论开始传入中国。1981年,周卜颐教授翻译

杂性和矛盾性》一书中提出了一套与现代主义建 了R•文丘里的《建筑的矛盾性和复杂性》,1982
2 西方后现代建筑的产生 年,李大夏副教授翻译了C·詹克斯的《后现代建
筑针锋相对的建筑理论和主张,在建筑界特别是
现代主义建筑在二战后的20世纪40年代进入 年轻的建筑师和建筑系学生中,引起了震动和响 筑语言》。1983年美国建筑师贝聿铭设计的具有
“国际式风格”阶段。以德国为首的欧洲战前现 应。他激烈否定密斯的“少即是多”的观点,因 后现代特征的香山饭店在北京落成,香山饭店不
代主义设计,顺应了时代发展的潮流,是一次充 为这一观点排斥复杂性和矛盾性。文丘里说“多 仅具有清新的气息,更有着浓郁的地方色彩,它
满民主精神和革命色彩的设计运动,破除了学院 不是少”,“多才是多”,又说“少是枯燥”。 以这种现代化与民族化并置的双重性标志着后现

40 华中建筑     HUAZHONG ARCHITECTURE 2/ 2008 第26卷


上看到后现代派的各种论点和主张,并看到前一 传统建筑的创造性运用上曾产生巨大影响,它的
个时期中后现代建筑的许多代表作以及人们对它 立面装饰的传统建筑符号的运用,无亭的曲水流
们所作的分析和评价。 觞平台等,被誉为对民族化的成功探索。在这之
曾昭奋先生在《创作与形式——当代中国建 后,中国的建筑师在对传统的复兴方面、对地域
筑评论》一书中对引进后现代建筑理论之初的 建筑的研究方面付出了努力,进行了研究。下面
几本外文书籍做了介绍:①文丘里的《建筑的 将分类讨论中国建筑师在进行后现代建筑实践探
矛盾性和复杂性》(R•Venturi,Complexity  and  索时出现的几种倾向。
Contradiction in   Architecture);②詹克斯的《后 (1) 新古典复兴
现代建筑语言》(C·Jencks,The  Language  of  回首近百年来,中国建筑师始终在与传统建
Post-Modern  Architecture);③沃尔夫的《从包 筑欲罢不能、欲断不绝的情况下忍受着痛苦的煎
图5  阙里宾舍
豪斯到现在》(T·Wolfe,From  Bauhaus  to  Our  熬。传统文化对整个中国社会的巨大影响,决定
       (资料来源:www.ytrip-ts.com)
House);④戈德伯格的《后现代时期的建筑设 了中国建筑摆脱传统设计思想束缚的非可能性。
计——当代美国建筑评论》(P·  Goldberger, 文革对于古建筑的破坏,使得社会对古建筑或传
On  The  Rise——Architecture  and  Design  in  A  统建筑形式有很大的包容性,在建筑中重新启用
Postmodern Age);⑤詹克斯的《什么是后现代主 传统建筑形式来解决千篇一律问题,顺理成章。
 ⑥
义?》(C·Jencks,What is Post-Modernism?) 此刻出现在我们前面的后现代主义,使一部分中
(2) 建筑师及其作品的引进 国建筑师找到了一个仿佛既可以飞越西方现代建
在西方建筑界中,有一些后现代派的代表人 筑发展阶段,随意接受最新建筑思想,又可以不
物,如文丘里、格雷夫斯、约翰逊、霍莱因、摩 抛却传统的绝妙捷径。
尔、矶崎新等。其中,文丘里和摩尔都不承认自 向传统回归的创作倾向在北京、南京、西安、
己是后现代主义者,另外,有的评论家则认为霍 洛阳等古都以及曲阜、承德等特定的历史文化名
图6  甲午海战纪念馆 莱因还不是典型的后现代派。但是,重要的不是 城表现得比较突出,并出现一批著名的作品。如
     (资料来源:http://travelguide.sunnychina.com) 听他们的声明,而是看他们的作品。 曲阜的阙里宾舍,西临孔庙、北临孔府等重要的
在我国影响较大的作品有:波特兰大厦 历史文物建筑,故在建筑中采取了甘当配角的策
(The  Portland  Building),迈克尔·格雷夫斯 略,以两层为主,运用和孔府类似的中国传统民
代建筑登上了中国的建筑舞台,掀起了一股“后 (M·Graves)(图1);纽约美国电报电话公 居的屋顶,四合院的布局,在体量、尺度和色彩
现代主义”热潮。随着国际交往的增加,国内对 司总部新楼(Corporate  Headquarter  of  American  等与古建筑群融为一体,突出以孔子为代表的传
于后现代主义建筑及其理论有了更多的认识和了 Telephone  &  Telegraph  Co.,  l978-1984),菲利 统文化气质。(图4 ̄5)⑦。
解。十年来它已成为中国建筑理论界的中心话题 浦·约翰逊(P·Johnson)(图2);筑波中心  (2)象征和隐喻
之一,对当代中国建筑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Tsukuba  Center,1979-1983),矶崎新(Arata  象征与隐喻是古今中外建筑设计中常用的手
后现代主义的引入不但引起人们的关注,而且提 Isozaki)(图3)。 法。在70年代以前的建筑设计中,运用象征与隐
供了新的希望,带来了新的变化。 喻最典型的手法是以向日葵、红五星、火把等表
3.2  中国建筑师的后现代实践
(1) 理论的引进 现相关的内容,“文革”之中,这种隐喻和象征
我们对于后现代建筑理论的了解,主要是通过 中国当代建筑创作中的“后现代”倾向,源于 变成了政治口号的牵强附会。改革开放以来的建
几本有关后现代建筑的中文译本,从中可以大体 美国建筑师贝幸铭设计的香山饭店,它在对中国 筑实践中,有—批基于建筑本体的象征与隐喻建

图7  绍兴饭店 图8  绍兴饭店室内


      (资料来源:http://www.dianping.com/pic/2851)      (资料来源:http://www.hotel-shaoxing.com)

第26卷    2/ 2008 HUAZHONG ARCHITECTURE 华中建筑 41


筑,符合前面所提出的基本条件,使建筑设计超 中国“千篇一律”面貌的同时,普泛化的实践也 倍的思考任务11。 
越了单纯处理物质性问题的局限,表现出较高的 产生了消极影响。由于理解的肤浅,东拼西凑成
结 语
审美价值。这是70年代之前所少见的,应当是我 为一种新时髦,创作中也存在着这种倾向,过于
国建筑创作中的一项可喜的进步。 重形式、雷同、地方性差,以及对功能、平面、 后现代主义只是多元化思潮中的一个分支,我
甲午海战纪念馆位于威海市刘公岛的南缘,当 空间和环境重视不够等问题。由于对后现代建筑 们不能拿它解决当代存在的所有建筑问题,从其指
年北洋水师的指挥机关海军公所的所在地,附近 缺乏深入研究,许多作品内部空间杂乱而无力达 导思想和表现手法看,后现代主义着重强调的无非

的海域正是甲午海战的战场,建筑面积6 000m 。 到和谐统一,存在生硬模仿拼凑的痕迹。 是注重形式与更新传统这两个方面,此二者包含着
甲午海战虽然由于清廷的腐败而蒙受屈辱,但参 可能的内在缺陷。文化是一个不断创新也不断继
4.1 复古主义的泛滥
战官兵浴血奋战、不畏牺牲,表现出高度爱国主 承的过程,即使是现代建筑,也还是在传统的积淀下
义精神。在方案设计中,除满足使用功能外,还 表现在现代建筑+古典符号,例如各类不同功 发展出来的。对我们自己来说,对后现代或许会不
用象征主义的手法使建筑形象犹如相互穿插、撞 能的楼体上加盖完全古典化的琉璃瓦屋顶或小亭 喜欢、不理解、无法认同,但也不宜简单地绝对否
击的船体,并使之悬浮于海滩上,在风起云涌、 子、现代建筑随意地采用古典的门窗形式、明明 定,至少,它所强调的传统的复归、艺术性、人情
惊涛骇浪的环境中形成一种惊天地、泣鬼神的 是钢筋混凝土却模仿木头的样子等等。从上世纪 味、乡土、大众化和装饰性,仍是富有启发意义的,
悲壮气氛。为纪念以丁汝昌、邓世昌等人为代表 20年代新生活运动的住宅和公共建筑,到50年代 提醒我们不必完全重复现代主义的老路。          ■
的英雄人物,还在海战馆的入口即建筑物最突出 北京十大建筑,再到90年代的北京“夺回古都风
的部位设置一尊高33m的巨大雕像,昂然屹立于 貌”运动中的中国明清式大屋顶,就一直压抑着
注 释
“船首”,手持望远镜怒目凝视海上敌情,随风 具有创新精神的建筑艺术。⑩
扬起的斗蓬预示一场恶战风暴即将来临。身下为敦实 不论弘扬传统文化还是表现民族自豪,甚至转 (1)参见《中国现代建筑史》,邹德侬,天津科

基座,镌刻着“甲午海战纪念馆”字样(图6)。 ⑧  达建筑师的个人爱好,推崇传统绝无可非议,我 学技术出版社,p354。

(3)新地域主义 们缺乏的是对传统精神的研究和发扬,中国的情 (2)参见《中国现代建筑史》,邹德侬,天津科


由于中国地区文化的明显差别,建筑师也在因 况是向传统盲目回归,误入复古主义歧途。我们 学技术出版社,p472。
地制宜地运用民间乡土风格,使建筑直接表现当 看到,在本该建造大型现代建筑的地方,人们不 (3)参见《中国现代建筑史》,邹德侬,天津科
地的社会文化特征,形成具有中国地域色彩的地 惜花费巨额资金,修建仿古亭树;在好不容易才 学技术出版社,p474。
域性建筑。进入80年代后,或以汉民族文化圈中 有了钢筋水泥的地方,却用它们来负荷重檐琉璃 (4)参见《加入WTO对我国建筑设计影响的分析
某一富有特色的区域性文化如岭南文化、江浙文 瓦顶。这并不是挖掘传统文化精髓的正确方法。 与思考》,修璐,《建筑学报》2001年第12
化、巴蜀文化、荆楚文化等为创新的出发点,或 建筑文化是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它有唤起民族 期,p45-46。
以区域性少数民族文化为创作素材,让现代功能 精神的作用,但仅此而已,因为它的表现力十分 (5)参见《中国现代建筑史》,邹德侬,天津科
和技术与地域性文化对话,“地域性”是用来连 有限。况且,传统建筑只能说明昔日的辉煌,不 学技术出版社,p361。
接“民族性”和“时代性”的结合点。与“新古 能证明当代的先进。唯有在建筑创作中更贴近现 ( 6 ) 参 见 《 创 作 与 形 式 —— 当 代 中 国 建 筑 评
典复兴”相比,新地域主义更强调建筑的创新及 代,而不是一味复兴传统,才能在建筑文化方面 论》,曾昭奋,p210—211。
设计手法的灵活性。 有所建树。 (7)参见《中国现代建筑史》,邹德侬,天津科
绍兴饭店原系绍兴市府招待所,改建时充分 学技术出版社,p384。
4.2 与中国社会现实的脱节
尊重传统建筑“灵霄社”建筑群,保留其整体布 (8)参见《中国现代建筑史》,邹德侬,天津科
局及特有的庭园式建筑空间艺术风格。新建的大 后现代主义极少谈到社会生产和科学技术对建 学技术出版社,p565-566。
堂、餐厅、客房楼、综合楼与旧有建筑紧密结 筑的影响,极少从社会公众对建筑现实的需要来考 (9)参见《中国现代建筑史》,邹德侬,天津科
合,组成10处庭园空间。主庭院空间以水面为主 虑建筑问题。后现代主义实际上反感工业化和现 学技术出版社,p404。
题,回廊曲桥穿插其间,绍兴小巧的乌篷船可以 代化,他们所关心的只是艺术。美詹克斯曾说:“后 (10)参见《后现代主义设计思潮与中国建筑的本
从饭店水园摇向城区水网河道。建筑外观粉墙青 现代主义这个词仅仅包括那些把建筑当作语言对 土化》,张炜,《艺术教育》,2006年,第
瓦,错落有致,造型古朴典雅。 待的建筑设计者。”就是说,在他们的心目中,建筑 10期,p21。
室内装饰具有古越民居的韵味,大堂装饰以 首先是一种传达信息的媒介。他们回避国计民生 (11)参见《中国现代建筑史》,邹德侬,天津科
“兰”为主题,餐厅以“咸亨酒店”命名,富有 的问题,而把注意力集中在形式、装饰、象征、寓 学技术出版社,p618。
江南水乡情趣。该饭店改扩建既承脉古越建筑文 意等方面。虽然问题的提法与过去有点不同,可思
参考文献
化,又具有现代建筑的功能(图7 ̄8)⑨。 想是旧的。这是极其不符合中国国情的。
邹德侬先生曾提到,中国的难题在于,在进 1 邹德侬.中国现代建筑史.  天津:天津科学技术
4 对中国后现代建筑作品的反思 行现代化的同时,要考虑后现代社会的问题。中 出版社,2001. 

20世纪80年代初,在中国缺乏现代主义的发展 国建筑在一个时期之内,存在某些“现代性”可 2 曾昭奋.创作与形式——当代中国建筑评论.  天

阶段,就引入了后现代主义,使得作为“现代主义” 能是对的,并存某些“后现代性”也是对的。因 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

批判的“后现代主义”在中国就失去了批判的依 此,纯正的西方“后工业”、“后现代”思想, 3  [英]查尔斯·詹克斯. 后现代建筑语言.李大夏摘

据,难免出现一些低俗文化,后现代建筑在改变在 并不能完全适合于中国的当前,中国建筑师有加 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6.

42 华中建筑     HUAZHONG ARCHITECTURE 2/ 2008 第26卷

S-ar putea să vă placă ș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