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teți pe pagina 1din 4

成都大学学报(社科版)2000 年第 4 期                文艺论丛

《廊桥遗梦》的文化价值取向
邓经武

摘  要 :
《廊桥遗梦》 在美国被各种艺术文本复制拷贝 , 又在中国 社会成为 畅销书 , 东方和西 方
对之的巨大热情 , 背后正蕴含着一种对社会道德和伦理秩序 的重构 。 在世 界步入后工 业时代的 今
天 , 这部小说给我们昭示了建设新型道德文化的一些值得思考的内容 。
关键词 :
文化 ;
心理焦灼 ;
道德重构 ;
桥;梦
0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 -342(2000)04 -44 -04
中图分类号 I317.


人类何处去 ? 面对新世纪的来临 ,人们思索 、探寻自我完善新途的愿望 和重构道 德文化的焦 灼日益强

烈 。一方面 ,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 , 大工业发展成为社会存在的基本模 式 ,整个 社会乃至 个人变成了 机器 。


人类在追求 物质生活不断丰富的同时 ,也 在不断 地降低自 身主体 精神和 人格个 性的自 由度 。人类 在优化

自身生存环 境地同 时 ,也 在恶化 其生存 空间 :


大气污 染 , 水土流 失 ,一 直成为 20 世纪后 半期人 类的难 题 。
另一方面科学主义导致着人类理性的高度规范 ,要求社 会秩序 、法律 、伦理道德 标准的建 构日益强烈 , 这必

然伴随着人的个性自由受到空前压抑 。自 60 年 代以来 西方哲 学界一直 围绕着 “人类存 在与前途 ”这个核

心问题进行讨论 ,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异化”问 题的论 述 , 存在主 义哲学关 于“他人即 地狱”的 思想 ,


都是人类在新的自我内省中重塑自我并重构思想文化的焦灼之体现 。

正是出于对 20 世纪以来人类历史的反思 , 在冷静审视科技高度发展和 人类理性 高度自觉带 来的负面

效应之后 ,后现代主义文化应运而生 。蔑视一切模式和规范 , 反理性 、反崇高 、反权 威 ,倡 导价值多元 , 崇尚


事物的不确定性(如东方主义和神秘主义),后现代主义文化哲学 的这些主张 , 其基本 着眼点在于 构造一种

“众声喧哗”的社会多元形态 ,使个体生命获得再次解放 , 这正是西方当代思 想家意欲 救治高度理 性化社会

顽症所开具的一剂药方 。当然 ,后现代主义哲学思潮的 运行 ,更多的表 达还是在文 学艺术领域 。后现代主


义认为 ,文学既然是人的精神意识的形象外显方式 , 那么文学的创作和 阅读接受 , 就是一 种文化现象 , 通过

对具体往昔现象的分析 ,去认识和把握社会思 潮和文化思想走向 ,正是后现 代主义文 化哲学研究 的具体方

法和基本思维方式 。用后现代主义文学理论家弗·杰姆 逊的观点说 ,小说《嘉丽妹 妹》虽然只是一 个虚构的


故事 ,却可以让人“感受到美国文化和美国人的 心理构 成” 。 基于此 , 我们 试图通 过对《廊桥 遗梦》的 分析 ,

去透视美国社会现状尤其是文化心理的趋向 。

另外 ,《廊桥遗梦》出版后迅即风靡美国 , 又以 电影的 形式对 该故事 作再度 阐释 , 继续刺 激着美 国社会


阅读接受的 兴奋点 ,紧接着它在中国被翻译 放映和 出版后 , 更产 生了少 见的热 潮 ,这 种现象 引起了 许多东

西方学者的关注 。在其热潮过去之后的今天 ,我们可以 站在一定的距离上 ,对之进行冷静的思考 。

· 44 ·

小说的故事情节简单 :
一个摄影师因拍摄一座古老 的“上有顶盖”的廊桥 , 在衣阿 华州一个偏 僻乡村偶

然遇见一个 农妇 ,两人被一种神秘的力量所 牵引 , 在短短 四天相 处中互 相撞击 出炫目 的心灵火 花 , 继而达


到灵肉一致 的完美结合 ,但由于双方对社会 、家庭 的责任 感而不 得不分 离 ,唯 有年复 一年刻 骨铭心 的思恋

萦绕不息 。
摄影师罗伯特的形象带有浓郁的时代社会印记 。如果说 , 二战后美国适 时地抓住机 遇而在 50 年代获

即所谓“美国梦”的成功),高度发达的科技经济助 长了美国称雄 世界的霸 权野心 , 国内各种


得巨大地发展(
社会矛盾也表现得更尖锐复杂 ,而 60 年代(
1968 年)年“五月风暴”的激荡 ,一代激进青年 知识分子的 造反 ,

正是人们 对美国 模式怀 疑的突出 表现 。继 后 ,各 种新宗 教和邪 教的兴 起 ,以 标新立 异 、张扬个 性的“嬉皮
士”浪潮的涌荡 , 正是美国青年对现存社会的反叛 与不合 作态度 的集中 体现 , 用美国 南方作 家福克 纳一部

小说的篇名去概括 ,美国当代社会文化精神弥 漫着的是一片“愤怒和喧 嚣” 。崇 尚个人与 群体的对立 , 强调


个人选择自 由与个人价值 ,已成为美国社 会所推 崇的文化 价值观 念 。小说主 人公罗 伯特就 是这种 文化价

值观影响下被塑造的偶像 。出于对资本主义商品 社会的 蔑视和 对既存 现实的 反叛 , 罗伯特 以自我 游离的


方式 , 成为一个孤独者 , 他没有朋友甚至没有亲人 , 与 整个社 会格格不 入 ;
他千里 独行地 漂流在“大 道”上 ,

没有固定的家 ,从身体到精神都飘然无依 。
罗伯特是一个悲剧性的矛盾体 。他无视 当今世界的飞跃和后工业文明的巨大变化而依然孤傲独立 , 沉

迷于自我心 境的构铸 ,痴迷于“一 个奇 异的 、鬼魂 出没 的 、远在达 尔文 进化 论中物 种起 源之前 的世 界里” 。


他嗜酒 , 留长发 ,食素 ,崇尚动物保护 , 以形体的 瘦 、峻 、硬 、和 潦倒的衣 着 , 去抗拒“几 世纪的 文化锤 炼出来

的礼仪 ,文明人的严格规范” 。他对自己的处境有着明确的认识 ,“他能眼看 那些牛仔 们以及与他 们类似的

人 ,包括他自己 , 步步走向死亡” 。他清醒的知道 , “他是处于物种演 变的一个 分支的终端 , 是一 条死胡同” ,


“他瞻自己的身后 , 空无一物 ,他属于过去的品种” 。千里独行的寂寞 , 精神漂移 的空虚 , 个人与全 社会对立

的孤独等痛 苦体味 ,曾经使他一度犹豫 :


“大 概已经 到了该 收起青 年时代 的梦幻 、长大 成人的 时候了” 。但
仍难以融入现代社会 。萦绕于他心灵深处的 ,还是“紫烟” 、“公路” 、“过道” 、“行脚 僧” 、“印度”等神秘 意象 。

这些神秘意象的“声音 、味道和在他脑海中唤起的东西 , 召唤着他继续飘泊 。在 这里 , 小说作者描 写了人类


在现代社会高度理性桎梏下清醒但却进退两难的窘迫 。

女主人 公弗朗西丝卡在意大利渡过了青少年 时代 , 南欧 明媚的 阳光和独 特的民 俗风情 铸造着 她浪漫


热情的天性 。年轻时她曾经随一位艺术教授在那 不勒斯 地下娱 乐区初 尝情爱 的甜密 , 二战 结束时 被美国

正像当今的一些中国青年),她跟随美 国大兵理查德来到衣 阿华州 , 成为一个 农妇 。年复


物质文明所吸引(
一年机械运行的农庄生活是那样单调而乏味 , 注重实际的美国文明时尚使她感 到一种压 抑 ,高度 商业社会

中人间真情的匮乏 ,都使她翘盼着一种不可知 的新鲜和刺激 。因为农场不是她“少女 时梦想的 地方” , 充裕


的物质生活并不能抚慰她精神上的空虚 。她时时 坐在门 廊的秋 千上无 聊地晃 荡 ,翘 盼着远 方大路 上能出

现一种莫名东西来唤起她的激情 。因而“骑着 彗星尾 巴”的罗伯 特的到 来 ,激 活了她 那长期 压抑在 内心深


处的自我 ,复活了她浪漫热情的梦幻 。在她眼 里 , 罗伯特 那“实在 、简练 、刺激 感官 , 充满 美感和魅 力”的形

象正与她厌倦的虚伪 、机械和拜金主义社会世俗构成巨 大反差 。对方的野性表 现 、执 著个性和对 刊物编辑

· 45 ·
的批判 ———反商业文化的宣言 ,更在她思想深 处激起强烈共鸣 。

弗朗西思丝卡开始着手为自己圆一个爱之梦 。她驱车到几十公里外 的州府 , 去购买一 件开胸甚低(为


了更性感)的粉红色(考虑其激烈 、火热的色彩 视觉心 理效应)连 衣裙(少女 的潜意 识), 寻购 虽然久 违却依

昔日浪漫心 理的积 存作用), 并加 上蜡烛和 最富浪 漫情调 的法国 白兰地 ———


稀记得品牌的意大利葡萄酒(
她要精心营 造一个温馨浪漫的造爱场景气氛 。 于是 , 社会利 益的争 夺 , 现实人 生的诸 般烦恼 , 人生 的各种

义务职责 ,一切的一切 , 都化为青烟散尽 。世界上只有烛光摇曳 、曲音曼妙中男 女二人的 欢爱 ,少 女时代的


梦幻和中年人潜压内心深处的欲求 ,都于此达到完美统 一 ! 小说 尽情渲染这一 对中年人 的纵情狂浪 , 虚构

一个令人神往的当代神话 ,恣意刺激了公 众那被 社会文 明 、道 德规范 所压抑 的隐秘 心理 。于是 , 中 外众多


热心读者长期在理性桎梏下内心涌动的潜意识 , 不幸就在对该书的阅读热情中露出了一段“尾巴” 。


小说原名“麦迪逊乡的桥”(Bridges of madison County), 这个 标题寓 有作者 的深意 :
“桥”是人际 沟通的
工具 ! 我们不妨从小说作者沃勒所处的社会状态去认识 。现代科技的 飞速发展 , 信息传 递瞬间可达 , 世界

变得越来越小 ,但高度发达的工业生产导致更 精细的社会分工 ,生存竞争使 人们全力 以赴地工作 而社会活


动却相对缺乏 ,经济利益的争斗使人际关系日益紧张 , “他人即地 狱”的论断 正是当今 世界人们普 遍心态的

概括 。沃勒在小说中希望以麦迪逊的乡村田园生活(
自 然人生)和古老文化(廊桥)去 救治美国社 会的时代
病 ,以充满生命活力地狂浪激情去点燃现 代文明 重压下 萎顿的 人生枯烬 。 乡村田 园 , 古老廊桥 , 正 是通往

自然人生 ———“远在达尔文进化论中的物种起 源之前的世界”的桥 , 是“异化我”反归“本真我”的唯一通道 。


由于性格和文化价值观的差异 ,小说男女 主人公 也是彼 此通往 自己人 生目标 的“桥” 。 弗朗西 丝卡在

生儿育女 、侍奉丈夫和农田耕作之余 , 总难泯 灭那不勒 斯少女 时代的 梦幻 。她 一直向 往那烛光 夜宴 、美酒

交觥 、歌舞曼妙的都市文明 , 心境还停留在 60 年代充满享乐激情的“美国 式天真”梦中 , 因而带着 一大堆现


代摄影器材(现代科技的体现)、见多识广又充满性感的“城里人”罗伯特出现在 她眼前时 , 她由此 看到了一

条追寻自我幸福的“桥” 。而对罗伯特来说 ,后工业文明对人的自由个 性的扼杀 , “世界太组 织化”的压抑桎


梏 ,使他竭力反抗 , 四处流浪躲避 。宁静的乡村 田园 , 古老奇 特的廊 桥 , 尤其是 质朴健 壮 、充 满热情 的乡村

农妇 , 正是他到处寻找的精神寄托的归宿 , 巨大的 文化价 值观念 反差 , 使两人 都陷入 “遥 远的事 物才是 美”


(叶芝语)的幻境 ,美国社会崇尚新鲜 、刺激的文化精神 ,就在小说 所塑的两个主人公形象中被表现出来 。

连接两个人精神世界的“桥” ,是叶芝的诗 作 。经常 手捧《叶芝 诗集》沉醉 于超现 实精神 幻境中 的弗朗


西斯卡 , 其思想和性格行为 , 正符合叶芝所寄希 望的以 古老传 统文化救 治时代 弊病的 主张 。“当白 蛾子张

开翅膀时” ,是她从叶 芝诗中信手拈来的句子 ;


在叶芝 诗《流浪者 安古斯 之歌》中她 摘出这样 的诗句 :
“但是
我仍然要找到她 , /吻她的 嘴唇 牵她 的手 ,/ 走在 斑驳 的草丛 中” , 去 挑逗 对方 。罗 伯特 也是 叶芝 诗的 爱好

者 ,他能够从对方摘录的叶芝诗句中 , 立刻领 悟到其全 部寓意 。 两人在 月夜草 地漫步 时 ,他 似乎不 经意地


“触景生情”吟出这首诗中“月亮的银苹果 , 太阳 的金苹 果”两句 , 以示 心有灵 犀一点 通 。实际上 , 他 的生活

方式正复制着文化保守主义者叶芝的人生向往 , 如叶芝《基督重生》(The Second Coming)所 批判的“中心丧


失” 。罗伯特素食以逃避“鲜红模糊”的人类暴 力 ,独 行漂泊 以摆脱“混 乱”社会 , 选择 自由职 业以确 保自我

个性“中心” ———这个艺术形象体现着一种人生价值重 构的焦灼 , 但也正 如美国男 性杂志《ESQ U I RE》所指

· 46 ·
出的 ,这个形象只是一个幻景 , 现实生活中是找不到的 。可以说 , 小说主人公的 性格描写 和形象塑造 , 正是

作者对美国社会文化心理 、价值观念趋向的形 象化阐释方式 。


按照文学 心理学 理论解 说 ,一 个作家 在题材 选择 、形象 塑造和情 感价值 取向等 方面所 表现出 来的特

征 ,是有着其独特的审美倾向和价值判断标准 的 。
《廊桥遗梦》以乡村田园 ,古老廊桥作 为象征 物 ,正 是象征 主义者 叶芝的 一贯手 法 。返归自 然 、崇慕神
秘主义和向往东方化 ,以贵族主义的清高 蔑视世 俗 ,叶 芝的这 些思想 在小说 中都有 所体现 。实 际上 , 小说

的情节构架 几乎是叶芝的一首 诗的 放大 :
“我们 已困处 于爱 情凋 萎的时 刻 ,/ 忧伤 的心灵 如今 已疲倦 而消
沉;
/分手吧 ! 趁热情 季节未把我们忘却 , /在 你低垂的 额上留 一记含 泪的吻” 。(
《叶 落》)小说 作者沃 勒给

世人描述的这个美国当代神话 ,实际上是希 望能象 叶芝重 建爱尔 兰民族文 化那样 , 去 重构美 国道德 文化 。


用精神分析学理论说 ,这正是小说作者由于现 实社会诸多压抑下欲望得不到满 足 ,转 而以文学的 方式渲泄

情感的一种“白日梦” 。
后现代 主义理论家福柯认为 :
当今社会 急剧变 化 ,导 致人与 人 、个人与社 会的对 立日益 加重 , “各种类

型的人越来越多地不为戒律约束 ,因此我们必须想象那 种无戒律社会地发展” ,“将来 我们必须使 自己与今


天的戒律社会分离” 。罗伯特这个艺术形象正是当代美国社会价 值取向的具像 化和物化 表现 ,后 现代主义

文化推崇的“边缘化” 、“非理性” 、“反权威”等主张 ,就在这个艺术形象中体现出来 。


沃勒所 虚构的这个美国当代情爱神话是令 人神往 的 , 偶然邂 逅却一见 钟情 , 短短 四天就 达到灵 与肉 、

爱情与肉欲 的全面满足 ;
实实在在的狂浪 纵情与 刻骨铭心 的精神 爱恋完 美结合 。它 不必事 业上的 志同道
合 、心心相印 , 也无须在社会搏击中相濡以沫和用 时间去 培育情 感 。这种“爱 的快餐” 方式 , 对处于 高速运

转社会中的 美国人来说 ,真是太省钱省力了 , 这正 是美国 文化“快 餐”的一种 典型表 现 。况且 , 情爱 既得到


实现 ,婚姻和家庭仍得到尊重 , 何乐而不为 ? 沃勒 虚构的 这个神 话梦 , 正是相 当一部 分美国 人价值 心理的
典型代表 ,这恰如其笔下的理查得一样庸俗可笑 。法兰克福学派 对这种社会心 理概括得 极为准确 :
在工业

化社会中 , 个人受到摧残的表现就是欲望得 不到满 足 ,正 因为有 社会对 人的摧 残 ,便 普遍存 在着乌 托邦式


的冲动 ,以及乌托邦式的对整个世界的幻想性 改变 。这 也就是弗洛伊德所说的“梦是 愿望的达 成” , 文学创

作就本质上说 ,只是作家被文明社会规范压抑的潜意识 的“白日梦”表现 。可以 说 ,一部《廊 桥遗梦》几乎同


时在东西方社会畅销 ,不仅透照出美国民众的 普遍心态及难以言说的内在隐秘 欲望 , 同时也映照 出众多热

心中国读者那潜伏的躁动焦灼心理 。
从美国社会 60 年代“越是革命 ,越是恋爱”所引发的纵欲主义 , 到 70 年 代的“性自由” , 再转而为《廊桥

遗梦》中男女主人化那“发乎情 ,止乎礼义”的道德 模式和 向往 , 正显 示着美国 社会伦 理道德 重构的 追求趋


向 。当今世界的“东方文化热” 、西方对中国儒家道德文化思想的 注意 ,正是 西方社会 向东方异质 文化汲取

养分 ,以重构自己民族文化的一种努力 。小说虽然虚构了一个神 话式的梦幻 , 却毕竟 透视出美国 社会对爱


情婚姻和家 庭问题的一种再思考 ,体现了 其对新 型人生和 文化新 建构的 努力和 企望 。这对 我们在 现代化

进程上面临的伦理道德及新世纪中国文化建构 , 不无参考意义 。
(邓经武 :
副教授 , 成都大学中文系 , 四川成都 610081)

· 47 ·

S-ar putea să vă placă ș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