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teți pe pagina 1din 8

第三節、活動理論

雖然組織提供實踐和對話的場域,但事實上,要促成能夠不斷學習的組織並

不容易,而且組織的學習容易出現限制與障礙。Engeström(1987)的活動理論

除了提供分析的架構,也和第二節中組織學習的觀點互補。活動理論的發展過程

中,深受許多學者的影響,在本章節的文獻探討中,先探討活動理論的發展背景

與沿革,再探討活動理論中活動系統的內涵、特色與應用,及所延伸的展化學習。

壹、活動理論的發展與沿革

活動理論起源自 1920 年代蘇聯的文化歷史心理學派,強調學習過程會受

到許多社會環境因素及其互動的影響。Vygotsky(1978)認為人的知識都是在

有意義、完整活動中,進行互動所建構而來,話語(speech)具有重組觀念和

創造關聯的心智功能。Vygotsky 進行許多實驗以瞭解兒童使用符號(signs)

的活動。符號可作為心理活動的工具,使用符號可引導出人類特殊的行為結構,

創造以社會文化為基礎的心理過程。Vygotsky(1978)提出中介行動(mediated

action)的概念,除了前述的符號可作為活動的中介,還有工具(tools)。符

號和工具的差別在於用不同的形式領導人類的行為;工具是外在導向的,控制

人的外在活動,而符號則是內在導向的,控制人的內在活動。這樣的觀點下,

學習是藉由外在活動而改變內在的心理狀態的過程,Vygotsky(1978)用「內

化」(internalization)的概念解釋個體在社會互動下,透過外在活動的中介,

發展個人覺察的過程。

發展心理學家 Leont’ev(1981)承接 Vygotsky 的思想,是活動理論的奠

基者,他反省兩種知識論的取徑,第一個取徑來自心理學實驗,強調學習是被

動地接受刺激,並宣稱人的知識是由外在世界的結構所決定;第二為取徑則來

自唯心論(idealistic theory),強調人的知識是個體自我反省的產出或創造。

兩種取向分別強調學習決定於外在世界或個體。Leont’ev(1981)反思認為,
23
知識的發展非獨自依賴個體或外在世界,而是由兩者互動所產出,發展知識的

過程關鍵在於人所發起、投入的「活動」。因此,Leont’ev 認為要將集體活動

當作分析單位,說明活動的發生是為了去回應、滿足特定的需求(needs);

滿足這個需求便是活動的「動機」(motive),驅動著活動進行。行動(action)

是活動中達到目標(goal)的子過程;而在行動中,因為工具條件(instrumental

conditions)的不同,會有不同的操作(operation)方式。以上所提出的「活動

─行動─操作」及對應的「動機─目標─條件」,為 Leont’ev 三層次模型。

Leont’ev 將活動分成三個層次,也面臨上一些挑戰。Davydov(1999)探

討對活動理論未能解決的問題,其中對於 Leont’ev 三層次模型,Davydov 認為

要界定一般的活動結構是困難的,模型也難以連結人的心智活動。Engeström

(1987)則認為只有宣稱活動是比較高層次的分析單位是沒有幫助的,並進一

步發展活動理論。

貳、活動系統模型(activity system)

Engeström(1987)以 Vygotsky 中介活動架構和 Leont’ev 三層次模型的理

論為基礎,發展活動系統模型。模型的基礎是由為個體的「主體」(subject)、

「中介物」(mediating artifacts)、「客體」(object)所組成,三者互動下產

生成果(outcome)。Engeström(1999a)認為用這樣架構描述人的活動仍十

分有限,也忽略了情境。因此,Engeström 為了克服這個問題而擴展模型;同

樣以主體、客體為主軸,將活動劃分出「工具」
(instruments)
、「規則」
(rules)、

「共同體」(community)、「分工」(division of labor),這些分別為活動

系統中的「元件」(elements)。活動系統模型中,六個元件互動,並延伸出

達到的成果,如下圖 2-1 所示。

24
圖 2- 2 活動系統架構,取自 Engeström(2007, p.257)

根據 Engeström(1987)的說明,各元件介紹如下:主體為參與活動的個

體或群體,藉由工具以達到特定客體。這樣的工具可能是物質的,例如書本,

或是心智的,例如語言、圖形。而共同體指擁有相同客體做為目標的其他人或

單位,在活動中,主體是共同體的一部分。透過規則,分配資源、界定成員的

關係,規則可以是成文的規章,或不成文的價值觀與習俗;分工則指成員依據

活動中所扮演角色,分擔主體達到客體的責任。當活動展開,元件可相互作用,

最後將轉化出成果。

為了更精準地掌握「客體」的意涵,Kaptelinin(2005)從 Leont’ev 的俄

文原著中,以語意學的角度區分 object 兩個層面的意義,Leont’ev 使用 predmet

和 objekt 兩個詞,都有近似於 object 的含意,但有微妙的區別。predmet 強調

主體內在想要達到某個目的的驅力(內在的目標),objekt 強調活動作用的對

。Kaptelinin(2005)比較 Leont’ev 的三層次模型和 Engeström


象(外在的目標物)

(1987)活動系統模型對於 object 的概念,三層次模型所使用的 object,較近

似於 predmet(目標),較強調內在的驅力,而活動系統模型所使用的 object

則較近似於 objekt(對象、目標物),較強調外在的對象。另外,Engeström

(1999b)區別目標(goal)和客體(object)的差異,前者是具體的、有對應

的行動,後者則較為模糊、難以完全達成或克服。

25
除了客體之外,以活動系統模型作為研究架構的研究中,隨著主體類型的

不同,
「工具」
(instruments)的界定也有稍許不同,有時被稱作 tools 或 mediating

artifacts。以群體作為主體的研究中,工具可以是較廣義的概念,例如 Hong、

Chen 及 Hwang(2013)將同儕支持作為引起學生參與的工具;若強調人機互

動的研究,則探討具體的物品作為工具,例如 Rambe(2012)在研究某一課堂

時,將網路社交平台 facebook 作為工具之一。

(1987)
Engeström 所發展的活動系統模型中包含四個小三角形
(如圖 2-2)

為四個子系統(subsystems, sub-triangles),分別為生產(Production)、交換

(exchange)、分散(distribution)與消耗(consumption),指的是子系統的

元件互動關係下,所產生更高階的功能。這些功能不能被當成系統中的元件來

理解,也不是元件互動的結果,但可作為關係,存在於元件間的互動之中(Holt

。四個功能的內涵基礎是 Marx (1973)的論述。Marx (1973)


& Morris, 1993)

探討經濟科學,「生產」是依據需求而生產的物品;「分散」指依據社會法規

而分散、劃分這些物品;「交換」則是依據個體的需求,將這些已分散過的物

品兌換給個體;最後,「消耗」則是物品奉獻給個人的需求,在滿足的過程中

被消耗而離開社會活動。

Engeström(1987)轉化了 Marx (1973)的概念,活動系統中,藉由這

四個子系統內的元素互動,讓活動進行生產、交換、分散、消耗。透過生產子

系統,主體透過工具將客體轉換成成果;分散子系統可將責任或資源分配給共

同體;交換子系統透過共同體所訂定的規則,使共同體間能夠交換資源和成果;

消耗子系統指生產過程中所耗損的資源或人力。盧乃桂與何碧愉(2010)以活

動系統模型和四個子系統的觀點,探討香港一項大學與中、小學校協作的計畫,

計畫目標是改進並提升中、小學教師與學校的能動性。透過解析出活動中的四

個子系統,推論要推動社群成員持續生產並同時減輕內部消耗,要建立一個價

26
值上的規則:學校改進的工作是須要不斷進行、更新的,並鼓勵成員間進行有

益的分配(分散)和交換。

活動進行時,有一些內在或外在因素造成阻礙,可能直接或間接地阻饒主

體趨向客體。在活動系統分析下,這樣的情形稱為系統性的矛盾(contradiction),

是活動中不可避免的特徵。矛盾會在活動中產生壓力,並在活動系統中形成「張

力」(tensions)。矛盾與張力可能成為障礙,使主體達到客體的過程變得困

難,但也可能使問題被揭露。藉由活動系統模型的架構的詮釋,矛盾是發生在

元件內、元件間、活動不同階段間、不同活動間所發生不平衡的情況。為何要

辨識、分析活動系統中矛盾產生的原因?Engeström(2000)認為,分析活動

系統中矛盾的形成原因,可追溯問題的根源,成為創新設計的來源。矛盾也會

引起主體對問題的覺察與解決,展開另一種學習,Engeström(1987)稱為展

化學習,近似於組織探究的概念,將在下一個段落中探討。

分析活動中的矛盾是活動理論關注的重點之一,同時也可透過活動理論檢

視組織的發展過程。例如 Hong 等人(2013)探討一個台灣國中機器人創作社

團(th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lub)的創造力學習,以活動理論為基礎,聚焦

四個問題:學生在社團活動中的投入、家長態度、學生合作與學生的學習與創

造力。其中存在一些矛盾,例如科學競賽對學生而言是額外的負擔、學校官方

也不鼓勵手作創造的教學方式、家長較專注學生的學業表現而非課外活動或動

手做的學習經驗等,以及台灣教育過度注重記憶而非知識的應用與團隊合作。

研究過程中利用一些策略去改善問題,並利用活動理論來檢驗發展的過程,描

繪各元件的轉變,其中轉變學生和家長的態度是個關鍵。

Barab、Evans 與 Baek(2004)認為活動理論提供理論及方法論上的幫助,

並提出利用活動理論進行分析時可掌握三個要點,分別說明如下:

27
一、 描述活動的元件:依據活動系統模型,描述活動的基本元件:主體、工

具、客體、結果、規則、共同體、分工;此架構可讓研究者作為分析的

基本單位並作為蒐集資料的依據,說明參與學習的過程。

二、 結構化活動的層次:以活動階層之結構作為分析的重點,深度探討活動

的動機(motives)、需求(needs)與情境(condition)。

三、 探尋矛盾點:找出活動中的矛盾,可辨識四種類型的矛盾和矛盾的來源。

藉由活動理論的詮釋,可以清楚地分析情境中的問題,思考真正解決問

題的方式。

在使用活動理論作為分析架構時,必須注意一些原則。以活動理論為架構進

行質性研究時,必須投入活動之中,並蒐集多樣化的資料來源(Yamagata-Lynch,

2010)。關於如何連結理論與應用,Engeström(1999a)建議研究者實際進入活

動系統,歷經活動的轉變歷程。活動理論也十分關切歷史因素,組織歷史不僅是

背景而已,歷史透露著事件的生成,可透過歷史分析,掌握組織的建構過程,過

去和現在的活動也不能分割。當以活動系統模型作為單位,而非個人或大環境時,

較能掌控、操作歷史因素(Engeström,1999a)。

參、展化學習(expansive learning)

活動系統模式提供活動的架構與動態關係,接著 Engeström(1999a)說明

如何結合歷史性與發展觀進行活動理論分析,並考慮到活動的差異性和多樣性。

Engeström(1987)提出了「展化」而學習(learning by expanding)的概念,

其建立在 Vygotsky 等學者所發展的活動理論之上。Engeström(1987, 2001)

認為一般的學習理論過於強調主體獲得特定知識或技能的過程,但事實上,人

或組織經常花很多時間在學習不穩定,甚至難以事先定義或理解的事物上。

Engeström(1987, 2001)說明展化學習是以 Bateson(1972)三個層次的學習

作為靈感,第一個層次的學習是收集特定情境下的條件與答案,第二個層次的

28
學習隨著第一個層次的學習而發生,指的是獲得特定情境下潛在的規則和模式,

但不一定是完全具有正面意義的,例如有的學生學習到考試時如何考得高分,

卻未必掌握學習的方式;當情境出現自相矛盾的情形時,第二層次的學習導致

雙重的限制。這時可能導致第三層次學習的發生,目的是突破所習得的潛規

則。

類似於 Bateson(1972)第三層次學習的概念,活動系統為了解決矛盾引

發展化學習(Expansive learning),展化學習會依情境開展。展化的示意如圖

2-3。在一開始的時候幾乎完全強調「內化」,指新手在參與例行活動以逐漸

成為能勝任任務的成員時,所歷經的社會化與訓練。個體的創新是「外化」的

初始形式,具有創造力。當活動中的矛盾變得使活動的進行費力時,成員會藉

由批判性的自我省思,增加內化的發生;同時藉由對外尋求解決方式,使外化

增加。當活動的新模式被設計與應用時,外化達到高峰。當新的模式穩定下來

後,內化成為組織內在的手段與意義。

圖 2- 3 展化循環(The expansive cycle),取自 Engeström(1999a, p.34)

29
圖 2- 4 展化學習循環,取自 Engeström 與 Sannin(2010, p.8)

Engeström 與 Sannino(2010)檢視 Engeström(1987)所提出的活動理論

與展化學習,回顧展化學習的根源,並討論以展化學習理論作為基礎的研究。

展化學習循環的過程(如圖 2-4)包含:提出問題、分析狀況、新的解決模式、

檢驗與測試新的模式、實踐新模式、反思過程、鞏固和普遍化此新的實踐。而

這些步驟不一定是都必然發生或線性的。展化學習有 Vygotsky 近側發展區的

概念,但稍有轉化,是個人行動到集體活動的過程;Engeström(1987)說明

例行的個人行動,與一種新型態的社會活動有所差距,這樣的活動是集體生成

的,用來解決深植於例行行動中的雙重盲點。

小結:活動理論提供了將活動視為系統的觀點,可將活動拆解成不同層面來探討

活動的發展,並考量元件之間的互動關係。另外,活動中的矛盾雖然帶來衝突、

限制活動的發展,但解決矛盾的過程更是學習的重要動力,透過展化學習,組織

經由內化和外化的過程而有所轉化。

30

S-ar putea să vă placă ș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