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teți pe pagina 1din 32

乡 愁

制作人:任文静




余光中
个人简介
 余光中(1928-),台湾诗人,籍贯福建永春
县桃城镇洋上村(母为江苏人),生于南京,
先后在秣陵路小学(原崔八巷小学),南京市
第五中学(原南京青年会中学)读书,1947
年入金陵大学外语系(后转入厦门大学),
1949年随父母迁香港,次年赴台,就读于台
湾大学外文系。 1953年,与覃子豪、钟鼎文
等共创“蓝星”诗社。后赴美进修,获爱荷华大
学艺术硕士学位。返台后任师大、政大、台大
及香港中文大学教授,现任台湾中山大学文学
院院长。当代著名诗人和评论家。
余光中的生平

•1982,54岁,《传说》
获台北新闻局金鼎奖歌词奖。

•1984,56岁,获吴三连
文学奖散文奖。

•1991,63岁,获美西华
人学会的“文学成就奖”、
香港翻译学会的荣誉会士衔。
余光中的生平
 2000,72岁,香港中文大学校友月刊,选出余
光中、丘成桐、牟宗三、唐君毅、钱穆等十人
为“中大最重要人物”。获颁高雄市文艺奖。
 2001,73岁,江堤编选《余光中:与永恒拔河
》,为“岳麓书院千年论坛丛书”之一。黄维
梁编选《大美为美--余光中散文精选》,列
入季羡林主编丛书《当代中国散文八大家》。
获第二届“霍英东成就奖”。
 2007年,79岁,荣聘为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
校)文学院荣誉院长。
余光中的创作情况
 他的《乡愁》一诗传遍
华人世界,其他如《乡
愁四韵》与《民歌》等
,亦颇流行。散文如《
听听那冷雨》与《我的
四个假想敌》等亦屡入
选集,并收进两岸的教
科书中。
余光中的创作情况
 余光中一生从事诗歌、散文、评论、翻译,
自称为自己写作的“四度空间”。至今驰骋文
坛已逾半个世纪,涉猎广泛,被誉为“艺术
上的多妻主义者”。其文学生涯悠远、辽阔
、深沉,为当代诗坛健将、散文重镇、著名
批评家、优秀翻译家。现已出版诗集21种
,散文集11种,评论集5种,翻译集13种
,共40余种。
余光中的创作情况
 余光中是个复杂而多变的诗人,他写作风
格变化的轨迹基本上可以说是中国整个诗坛
三十多年来的一个走向,即先西化后回归。
在台湾早期的诗歌论战和70 年代中期的乡
土文学论战中,余光中的诗论和作品都相当
强烈地显示了主张西化、无视读者和脱离现
实的倾向。如他自己所述,“少年时代,笔
尖所染,不是希顿克灵的余波,便是泰晤士
的河水。所酿业无非一八四二年的葡萄酒。

主要著作及诗集
 《余光中经典》
 《舟子的悲歌》
1952
 《莲的联想》1964
 《余光中诗选
(1949-1981)》
1981
 《藕神》 2008
散文及文艺批评文集
 《逍遥游》
1965
 《听听那冷雨
》1974
 《井然有序》
1996
翻译作品
 《梵谷传》1957
 《老人与海》 1957
 《英诗译注》1960
 《美国诗选》1961
 《英美现代诗选》
1968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
种地域养一种文化。地域文
化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作家
诗人的成长与创作。很早就
有人意识到地域文化影响着
文学艺术。季羡林说过:
“散文的精髓在于‘真情’
二字。”余光中的作品就是
以真情表现其独特魅力。
余光中创作历程
(一) 创作的开端
1948年,在厦门大学,外文系主任李庆云在课堂
上问同学们未来的志向。轮到余光中时,他豪情
万丈地说:“我将来要当作家!”当时他已在南京、
厦门两地初试啼声,至少发表过七、八首诗和文
学评论,表现不凡。
(二) 诗风转变的轨迹
1、格律诗时期(1949-1956)
以《舟子的悲歌》《蓝色的羽毛》《天国夜市》
为代表。大多数篇章均为二段或三段,每段四行
,二、四句押韵。
2、现代化的酝酿时期(1957-1958)
以《钟乳石》后半和〈西螺大桥〉为代表。开始
衍出长短错落的句式。
3、留美的现代化时期(1958-1959)
以《万圣节》为代表。爱荷华大学的写作训练
与艺术课程启迪了余光中对现代艺术的接触,
并普遍吸收了西洋音乐,作品有抽象的趋势。
4、虚无时期(1960-1961)
以《天狼星》、《五陵少年》前半为代表。这
个时期的余光中在西化的忧郁苍白里创造英雄
的幻觉,无法向传统索取温暖。作品中时常透
露末世一般的追悼,又始终无法自绝于传统,
而有“真空的感觉”。《天狼星》投影的不但是个
人或诗坛的无依、空虚,也是一个文化、民族
对传统的怀疑和对接受外来冲击的疑惑。
5、新古典主义时期(1961-1963)
以《五陵少年》后半、《莲的联想》为代表。
无论在文白的相互浮雕上、单轨句法和双轨句
法的对比上、工整的分段和不规则的分行之间
的变化上,《莲的联想》都以二元手法将中国
文学的抒情传统推向另一个高峰。
6、走回近代中国时期(1965-1969)
以《敲打乐》、《在冷战的年代》为代表。自我的剖
析、形而上的主题、同一主题的两面探索、性与战争
的交相对映,均承载深刻。技巧及思考到达高峰。
7民谣风格时期(1970-1974)
以《白玉苦瓜》为代表。作品吸收摇滚乐的浪漫精神
,以回归故土的民族意识面对眼前的现实。这个阶段
的余光中也挣脱了“我是谁”的迷惘,以“守夜人”自许
,期待自己经由生命的苦楚而臻于永恒的诗艺。
8、历史文化的探索时期(1974-1981)
以《与永恒拔河》、《隔水观音》为代表,诗作的知
性渐渐多于感性,也较不刻意锻字炼句,而趋于任其
自然。
9、写实伤今、印证生命的秋收时期(1981以后)
以《五行无阻》、《高楼对海》等为代表。这段期间
余光中既歌咏亲情伦理、讽诵汉魂唐魄、参透生死玄
想,也把地理的乡愁乘以文化的沧桑,由早年浪漫怀
古转为写实伤今,成了低回的吟咏。
浪迹天涯的游子

作为一名文人游子,对祖国报有浓浓的眷恋和对祖
国传统文化的崇拜。浅浅的海峡,阻隔了脚步,却
阻隔不了他的心……
“大陆是母亲,台湾是妻子,香港
是情人,欧洲是外遇。”余光中动
情的对朋友这么说过。
从《乡愁》中我们认识了余光中,一位中国
现代伟大的文学家,诗人!他的语言朴实无华,
没有华丽的色彩,没有夸张的修饰。但他的语言
却能深入人心,激起心中的那份感情。鲁迅先生
曾以手中的笔为武器,志在为那陷入水深火热的
旧中国写下了篇篇战斗檄文,激励着中华儿女。
如今,我们的生活不再有战争的硝烟,但是却有
一种无形的距离刺痛着每一位中国人的心,纵观
中国版图,在那东南角上。清楚地记录着台湾是
中国神圣而不可侵犯的一部分!
台湾是中国神圣而不可侵犯的一部分!。半
个世纪以来,由于历史遗留原因,海峡两岸长期
处在隔离的状态。在这种近似“冷战”的状况下,
余老执起手中的笔,同样是以笔为武器书写着海
外游子普遍的回归情节,以及盼望着祖国早日的
统一!
《地图》课文简介
全文结构由地图起笔,先写异国生活,
即新大陆的逍遥游接着写台湾生活,主要是
文坛生活,然后写自己童年和青年时在四川
等地的求学生活,即养育他的旧大陆。对于
三地的不同感情,文章做了三个最亲切的比
喻:“旧大陆是他的母亲,岛屿是他的妻子,
新大陆是他的情人。”文章泼墨书写对地图
的喜爱,突出的却是身为现代意义上的被放
逐者的特殊情感体验,明写地图的无穷魅力,
实写乡愁的强烈执着。
妄自断言,这些地图分明就是“血脉地图”。
看着地图,余光中先生游走世界,“只有它们的
折缝里犹保存他长途奔袭的心境”;看着地图,
余光中先生分类时空,“旧大陆,新大陆与一个
岛屿”; 看着地图,余光中先生奋笔疾书,“钢笔
,粉笔,毛笔”; 看着地图,余光中先生思索民
族复兴,“几个单纯的地名便唤醒一整个繁复的
世界”;看着地图,余光中先生开口咒骂,“军阀
、汉奸、政客、贪官污吏、土豪劣绅”;看着地
图,余光中先生感恩不已,“所有母亲的母亲,
所有父亲的父亲,所有祖先啊所有祖先的大摇篮
”; 看着地图,余光中先生冥思苦想,“灵魂的一
种土遁之术” ……
余光中散文分类及写作特点
余光中散文特点
余光中“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文字锤
炼功夫,是使读者产生审美快感的原
因之一。余光中早年以诗人名世,语
言的推敲已臻炉火纯青之境。文笔圆
熟明快,文势跌宕迂回。
词汇丰富,是余光中散文另外一个
重要特点。他运用的词语,涵盖范围
甚广,涉及古今中外。他曾经说过:“
我的理想是要让中国的文字,在文化
各殊的语法中交响成一个大乐队,而
作家的笔应该一挥百应,如交响乐的
指挥。”
• 余老的这篇《地图》应对于各种文体及语言,能够兼容
并包容其所有。文章中用短促的句子表达一种紧迫,焦
虑,和纷乱的心情。例如“这是一个旧时代的结尾,也
是一个新时代的开端,充满了失望,也抽长着希望;充
满了残暴,也有很多温柔,如此逼近,又如此看不清
楚”。再如“所有的笔似乎都在争吵,毛笔和钢笔,钢
笔和粉笔。毛笔说,钢笔是舶来品;钢笔说毛笔是土货,
且已过时。又说粉笔太学院风,太贫血;但粉笔不承认
钢笔的血液,因为血液岂有蓝色。于是笔战不断绝,文
化界的巷战此起彼落”。仅仅这两段文字中有许多停顿,
急迫的语言节奏映衬时代的矛盾混乱。短句如此,长句
更表达出一种悠远的情调,一种思念,想象,缅怀之情。
叶针砭时弊了当时的背景,例如“在山岳如狱的四川,
他的眼神如蝶,翩翩于滨海的江南。有一天能回去就好
了,他想。后来蕈状云从广岛升起,太阳旗在中国的大
陆降下,他发现自己怎么已经在船上,船在白帝城下在
三峡,三峡在李白的韵里。他发现自己回到了江南。他
并未因此更加快乐,相反地,他开始怀念四川起来”。
艺术特色
• 《地图》这篇文章神气贯注,想象奇伟,同时还
匠心独运,又用以第二人称的写作手法,更加衬
托出其内心对祖国的热爱以及期盼海峡两岸统一
的美好心愿!
• 文章中有诗的节奏,戏剧式的对话,绘画的色彩
甚至采用了虚构某种人物化身的小说手法,再加
以运用比喻,拟人,比拟,对比等修辞,使整篇
文章形成了一种多元的美感,纵横捭阖,汪洋恣
肆!
• 在整篇文章中,句式上的特色是最为甚妙的。语
言文白交融,雅俗相济。同时贯以长短句,以力
求这种句式的错落控制句子的速度,再伴以插入
句,倒装句使文章摇曳多姿!
《地图》在内容和形式上,不仅仅体现了余老那
朴实无华、丰富博大、中外兼容、古今贯通的语言
修围,还体现了他极高的文字造诣和文学思想,更
加体现出了他所提倡的“现代散文”。
余老在“现代散文”中所制造的“弹性”的艺
术手法,表达在对各种文体的内容上。他把抒发海
外游子思乡恋母的赤子之情体现在文章的每一个细
节,同时又将个人的悲欢与国家民族的悲欢,同祖
国兴衰联系在一起,更加加强了对海峡两岸的亲密
关系注入了深情以侧重!
《地图》一文,阐明了余光中先生典藏地图的初衷。这些地图,测
绘的大多是“华夏之地”;这些地图,记忆的大多是“故园之恋”;这些
地图,丈量的大多是“回家里程”;这些地图,倾诉的大多是“游子情
怀”;这些地图,期冀的大多是“阖家团圆”。

余光中散文分类及写作特点
大凡中华民族儿女,可能都想陪余光中先生看看
这些“血脉地图”。一脉相承的我们,应当清晰地记得,
祖国伟大的空间跨越:北纬4°至北纬53°31′,东经
73°40′至东经135°5′。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
在那头……”。附随大家不厌其烦地吟唱这首小诗,国
家,国家;历史,历史;回家,回家。

余光中散文分类及写作特点
《地图》体现了余老的深沉,悲戚,细腻。尤其体现
了关于两岸的离愁、乡愁、乡情、以及中国文化的博大。
采用欲扬先抑的手法来表达自己的回归情节,热盼祖国的
统一!同时又具有散文的那种形散而神聚的特点来贯串全
文,衬托文章统一的中心。
余老借“书桌右手的第三个抽屉里”的地图,表面上
看是地图相伴其走过人生的旅途,但究其内容却是在字里
行间倾诉着一种离愁,乡愁,诉说着每一位海外游子的心
声。“他将自己的生命划为三个时期:旧大陆、新大陆和
一个岛屿。旧大陆是他的母亲。岛屿是他的妻。新大陆是
他的情人”不难看出余老的祖国的思念和爱。旧大陆哺育
了中华儿女的成长,犹如一位慈祥的母亲。而这儿女的妻
子正是海峡的彼岸,一样伴着儿女,一样伴着慈母不可分
离。他的情人,是那高速发展繁荣富强的新社会!
祖国与地图交相辉映 “当你不在中国,
你便成为全部的中国,鸦片战争以来,所有的
国耻全部贴在你脸上。中国啊,中国,你全身
的痛楚就是我的痛楚,你满脸的耻辱就是我的
耻辱!”表达了祖国在心中,祖国的兴衰刻在
每一位炎黄子孙的心中。我们的血液中永远流
淌着中国的血。“走进地图,便不再是地图,
而是山岳与河流,原野与城市。”一语双关,
暗含了踏在祖国的土地上,便是在书写祖国的
地图,是真实的可爱的。但当离开祖国,地图
只是一张象征性的空虚的了!
“去新大陆的行囊里,他没有像萧邦那
样带一把泥土,毕竟,那泥土属于那岛屿,不
属于那片古老的大陆。”在异域,余老有着深
挚的自豪感。但是“第一次去新大陆,他怀念
的是这个岛屿,那时他还年轻。再去时,他的
怀念渐渐从岛屿转移到大陆,那古老的大陆,
所有母亲的母亲,所有父亲的父亲,所有祖先
啊所有祖先的大摇篮,那古老的大陆。”余老
海峡虽然壮丽,却像一柄无情的蓝刀,把我的生命
剖成两半,无论我写了多少怀乡的诗,也难将伤口缝合。
母亲与妻子不断争辩,夹在中间的亦子亦夫最感到伤心。
我究竟要做人子呢还是人夫,真难两全。无论在大陆、
香港、南洋或国际,久矣我已被称为“台湾作家”。我
当然是台湾作家,也是广义的台湾人,台湾的祸福荣辱
当然都有份。但是我同时也是,而且一早就是中国人了:
华夏的河山、人民、文化、历史都是我与生俱来的“家
当”,怎么当都当不掉的,而中国的祸福荣辱也是我鲜
明的“胎记”,怎么消也不能消除。然而今日的台湾,
在不少场合,谁要做中国人,简直就负有“原罪”。明
明全都是马,却要说白马非马。这矛盾说来话长,我只
有一个天真的希望:“莫为五十年的政治,抛弃五千年
的文化。” ------《从母亲到外遇》

余光中散文分类及写作特点
生不能归,历史的天空记录下海峡两岸的隔离,但
两岸人们的心却是一样的那就是——祖国的统一!一位历
经沧桑的游子,一位半个多世纪的思想老人,一段书写一
生的文字笔记。赤子之心可显得尤为深沉!
余老的《地图》,那“右手的第三个抽屉里”贯穿于
全文的地图,一直伴着余老半个多世纪,它记录着那段历
史,同时也在描绘着未来的时光。乡愁,海峡情,是每一
位游子乃至每一位炎黄子孙心中的梦,也是心中的痛!祖
国的统一,台湾的回归是我们一生不变的誓言!
通篇浅浅伤感的文字,窥见浓郁的故土情结;通篇
纵横千年的记忆,凸显游子的民族情怀。

S-ar putea să vă placă și